森沃仓储-货架定制厂家 个性化定制、自由组合
新闻资讯
可伸缩悬臂货架

在智能制造与个性化生产浪潮下,柔性制造系统(FMS)对仓储环节提出了全新要求:存储设备需具备快速响应产品型号切换、动态调整存储密度的能力。可伸缩悬臂货架凭借其模块化结构与智能调节功能,成为解决长物料(如管材、型材、轴类)动态存储痛点的关键装备。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与实施效益三个维度,解析这一创新方案如何重构柔性制造的仓储逻辑。

一、技术突破:从静态到动态的结构进化

传统悬臂货架采用固定式悬臂设计,其存储长度与层间距在安装阶段即被锁定,难以适应多品种、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频繁调整需求。可伸缩悬臂货架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动态存储:

1. 电动液压伸缩机构

每层悬臂内置高精度伺服电机与液压驱动系统,支持0.5米/秒的无级伸缩速度。以某汽车零部件工厂为例,其货架悬臂可在3秒内完成从2米到5米的延伸,适配不同长度的传动轴存储,调整效率较人工更换货架提升80%。

2. 模块化组合框架

立柱采用H型钢与可拆卸连接件组合,单根立柱承重达5吨,通过增减标准节实现货架高度与跨度的灵活扩展。某风电设备企业通过叠加4个标准节,将货架总高从6米扩展至12米,同时保持悬臂水平误差≤2mm,确保重型叶片存储的安全性。

3. 智能载荷感知系统

每层悬臂集成压力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仪,实时监测货物重量(精度±1%)与悬臂伸长量。当系统检测到超载或悬臂过度延伸时,自动触发报警并锁定操作,避免结构变形风险。测试数据显示,该系统可使货架使用寿命延长至传统设计的2.3倍。

二、柔性制造场景下的核心应用价值

1. 多品种长物料的混线存储

在工程机械行业,同一生产线需频繁切换存储直径200mm-800mm的液压缸。可伸缩货架通过动态调整悬臂间距(最小调节单位50mm),使单排货架存储SKU数量从8种提升至24种,空间利用率提高40%。

2. 自动化产线的无缝对接

3C电子企业将可伸缩货架与AGV系统集成,货架悬臂根据AGV运载的显示屏尺寸自动伸缩至匹配长度(误差≤3mm),实现“货到人”精准配送。该方案使物料搬运时间缩短65%,产线停机等待时间下降至零。

3. 季节性产能波动的弹性应对

家电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产能差异。某空调厂商通过可伸缩货架的层数调节功能(支持3-8层动态切换),在旺季将存储密度提升至4.2吨/立方米,淡季则降低至2.8吨/立方米以减少能耗,年仓储成本节约超200万元。

三、实施效益:从效率提升到模式创新

1. 存储密度与存取效率的双重优化

通过悬臂伸缩与层高调节的协同控制,货架存储密度可达3.8吨/立方米(传统货架仅2.1吨/立方米)。同时,配合智能仓储管理系统(WMS),货物存取路径优化使叉车行驶距离减少45%,单订单处理时间从12分钟降至5分钟。

2. 降低柔性制造的转型门槛

相较于自动化立体仓库(AS/RS)百万级的建设成本,可伸缩货架系统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.5年。某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通过部署该系统,在未增加仓储面积的情况下,将产品切换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,快速响应定制化订单需求。

3. 推动仓储与生产的数据贯通

货架搭载的物联网模块可实时上传存储数据至云端,与MES系统联动生成生产排程建议。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商通过分析货架使用频率,优化了电芯存储布局,使产线物料齐套率从92%提升至98%,直接减少生产线停机损失超500万元/年。

四、未来趋势:从设备智能化到生态协同

随着数字孪生与AI技术的渗透,可伸缩悬臂货架正向“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优化”方向演进:

1预测性维护:通过振动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算法,提前30天预警结构疲劳风险;

2动态定价存储:结合区块链技术,根据货架实时空置率与货物价值,实现存储资源的市场化调配;

3跨工厂协同:在集团化制造网络中,通过云端共享货架使用数据,优化全球仓储资源配置。

伸缩式悬臂货架2

森沃仓储可伸缩悬臂货架以可完全伸缩的悬臂设计为核心,通过机械传动结构实现货物悬空存取,配合天车作业无需预留叉车通道,使相邻货架可紧密排列,节省超50%的巷道空间;其单臂承重达4000kg,支持3-5层立体存储,一组货架即可容纳36吨货物,存储密度较传统货架提升2-3倍;悬臂可自由调节长度与层高,适配6-12米长料及不同规格管材、型材的动态存储需求,同时支持单人操作完成吊装与归位,显著降低劳动力成本,是解决长物料存储空间浪费与存取效率矛盾的高效解决方案。

返回
列表
上一条

非标定制重型货架

下一条

横梁式货架承重标准